优秀!广东汉剧入选2020年省非遗优秀实践案例名单
掌上梅州讯 记者获悉,优秀优秀2021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工作会商会于2020年12月9日至11日在潮州举办。广东会上颁发了14个2020年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汉剧九游其中,入选由我市推荐的年省广东汉剧《夯实剧种基础,巩固传承创新》这一案例榜上有名。非遗
据了解,案例继2019年梅州客家山歌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后,名单广东汉剧不断激发自身在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优秀优秀明显优势,在2020年非遗传承工作中树立了行业的广东标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汉剧由此获得了该项殊荣。入选九游广东汉剧是年省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是非遗客家人的大戏,它皮黄声腔,中州音韵,原称“外江戏”,已有三百多年历史。2008年,广东汉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广东汉剧秉承“育人才、创精品、争名牌”的理念,倾力打造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周六艺苑”文化惠民展演,建立嘉应学院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设立七色光艺术培训中心等广东汉剧幼苗培训基地,挂牌设立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多措并举宣传推荐广东汉剧,不断推动剧种的传承发展,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据统计,广东汉剧现有11位传承人,设立传承人工作室,确保传承工作提供较好的条件,传承人管理做到年初有规划,年终有总结。其次,自2005年以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联合梅州市艺术学校培养了2010、2017、2020届广东汉剧幼苗共106名已登上舞台,2020级24名广东汉剧幼苗正在培养中。此外,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在数据库方面不断挖掘整理抢救性资料,在编撰出版刊物的同时顺势建立广东汉剧资料库,建立了省特级标准艺术资料室,现有保存声像资料361张、公演剧本256本、手抄油印本560本;2014年,建立数字化信息基站,现有数字化信息1500条。
广东汉剧《王昭君》展演照(林翔 摄)
接下来,我市将充分发挥优秀实践案例的示范作用,认真学习好的经验和模式,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保护措施,持续推进保护传承实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本报记者:赖运香
编辑:宋一笑
- ·深圳去年常住人口新增19.94万人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脱贫又“脱单”,他用勤劳敲开“幸福门”!
- ·塔牌集团获2019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金杯奖
- ·240名学员“充电”强技能补短板!梅州举办“广东技工”工程首期线下培训
- ·传递金融清静理念——农行广州淘金支行睁开贷款保险主题公益张扬行动
- ·@梅州学生、家长 新规来了!恶劣天气来袭,学校可自行停课
- ·“感谢你们这两天的守护!”
- ·2020年非遗大学堂·客家筝公益培训班开班
- ·霸王茶姬赴美IPO,拟筹资1亿美元
- ·“五子登科”齐亮相!梅州脱贫攻坚成效显
- ·“老高考”最后一次亮相,明年新高考如何变化?看这里...
- ·美食地图丨老板娘的这碗住家饭,让梅城人馋了15年...
- ·动态海报:少年徒步百里祭英烈 留下这些感人瞬间
- ·请安心考试,我们全力保电!“电保姆”全力以赴护航高考
- ·夏天来了,如何预防溺水?这些安全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 ·直播成交额62万~广东春天汽车集团网上4S店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