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 今夏高温天气为何频现?
6月18日白天,中央京津冀等地出现35—38摄氏度高温天气,气象气未来三天,台连九游京津冀及河南、续发夏高现山东等地多高温天气,布高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温预温天
6月18日18时,警今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何频中央气象台已连续10多天发布高温预警。中央九游预计6月19日白天,气象气新疆沿天山地区、台连陕西中部和北部、续发夏高现山西南部、布高北京中东部、温预温天天津、警今河北中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大部、安徽北部、辽宁中西部以及广东中西部、海南岛北部等地有35—36摄氏度高温天气。
高温天气为何频频出现?今年夏天会不会出现破纪录高温天气?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进行了解析。
6月8日以来,我国北方高温天气持续发展。截至6月14日,22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6月16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强度有所减弱,范围缩小。6月17日开始,高温天气继续发展,高温中心位于京津冀一带。
北方高温频现的原因是什么?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分析,阶段性大气环流异常是区域高温天气形成的直接原因。我国东部地区的高温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暖高压的共同影响。在暖高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空晴朗少云,不易成云致雨,同时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加热强烈。在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维持条件下,极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
郑志海介绍,全球气候变暖是造成全球极端高温发生的气候背景。同时,自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已结束,但其滞后性影响仍在持续,且预计夏末秋初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导致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近年来,我国高温天气已呈现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等特点。
全国区域高温过程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1981—1990年平均每年发生3.3次,2011—2020年增加至4.1次。全国区域高温过程累计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8天。同时,平均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区域高温过程平均强度也以每10年6.2%的速率增强(相对于1991—2020年平均强度)。
“预计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副主任李修仓表示,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高温。
针对高温天气带来的影响,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研究员翟建青建议,公众需做好户外出行、生产施工等保障措施。老弱病幼人员减少户外活动,注意多饮水以补充身体水分;户外工作者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作业,工作场所准备必要的饮料和防暑药品。
- ·8岁“舞狮女孩”惊艳春晚后 传承的故事还在继续
- ·读秒世界波将球队送进中超!梅州客家桂宏当选梅州赛区最佳
- ·为企业提供高效通关服务!梅州海关保障节假日老区特色产品顺畅出口
- ·5℃以下,部分地区有冰冻!梅州将迎新一轮降温降雨
- ·青年企业家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广东发布四大措施
- ·西江日报社一行到梅州日报社考察交流
- ·梅州顺利通过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
-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解决群众身边难题!梅州日报社密切联系挂点富贵社区
- ·国防部正告赖清德当局:闹得越凶灭亡得越快
- ·好样的!梅城热心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生命续航!
- ·年末寒潮来袭!市民出行“全副武装”
- ·新年新气象…这里是苏区梅州!
- ·清明假期旅客经珠海各口岸出行需求旺盛,车流量创历史新高
- ·2021中甲联赛落幕!武汉梅州成功冲超 新疆北理工降入中乙
- ·1金1银,梅州2家饭店上榜!全省首批文化主题旅游饭店评定结果公示
- ·梅州日报记者专访《广东华侨史》副主编张国雄:挖掘侨史侨情 擦亮客都“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