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秘书长刘某承:农业遗产地推进乡村振兴有天然优势
“广东加快推动各地申报农业文化遗产,这是农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之举,这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农化遗会秘j9机遇。” 12月13日,业文业遗有天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潮州市潮安区举办2023广东省农业文化遗产业务工作培训班。产分承农产地现场,书长势作为培训班特邀讲师,刘某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秘书、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刘某承现场为学员剖析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关系。
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秘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刘某承。产分承农产地j9
刘某承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未来近30年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长期坚持。从宏观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遗产地长远发展规划提供时间保障,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地更好的发展。
“实际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刘某承介绍,对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要做到保障食物与生计安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传承和谐传统文化与价值、保护陆海景观。
刘某承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陕西佳县古枣园、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等为例,认为农业遗产地往往特色农产品、自然与人文景观、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特色资源优势明显,传统农耕技艺经久不衰的背后是在传统社会管理方式及传统文化习俗维系下,社会关系稳定和谐,生产活动有序进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从现代农业发展角度来看,农业文化遗产一方面有助于坚持良种选育的优质化、特色化、地方化目标,重视传统优质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推广利用,形成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掘并利用好地理标志品种资源和农业良种资源。”刘某承说。
此外,刘某承还认为,农耕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凝聚炎黄子孙团结奋进的重要文化源泉。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记者】韩安东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买到假鸡赔10万!麻鸡村落清远鸡有了溯源保险
- ·前两月“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
- ·霸王茶姬赴美IPO,拟筹资1亿美元
- ·公安部:严打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老妇幼卫生用品
- ·三月三,来广州北京路赴一场粤桂的舌尖之约!
- ·买到假鸡赔10万!麻鸡村落清远鸡有了溯源保险
- ·一图速览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密码
-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再提速!外资医疗已正式入场
- ·代烧Switch以及小米SU7,他用定制纸扎做起赛博祭祀
- ·深圳市体育中心焕新归来!深圳新鹏城上演赛季主场首秀
- ·南方大范围阴雨持续 多地将在湿冷中度过周末
- ·外国游客迷上了中国“生态游”(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 ·2009.3万人次!4月4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今年单日新高
- ·部长通道丨李云泽:下大气力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 ·前两月“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
- ·科考船“实验6”今日起在南海开展科考活动,为期3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