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融合”催生蝶变!梅州日报社蹲点报道走进平远县大柘镇黄沙村
平远县大柘镇黄沙村全貌。红绿融合
掌上梅州讯 “决战脱贫攻坚驻村策划报道”专栏正在《梅州日报》持续开展。催生今日,蝶变点报道走大柘AG超玩会入口梅州日报记者团走进平远县大柘镇黄沙村,梅州以蹲点调研的日报形式深入扶贫一线,生动鲜活地展现梅州脱贫攻坚的社蹲沙村做法、成效,进平以及发生在贫困村、远县贫困群众身上的镇黄巨变。
黄沙村引进梅州可其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展电商蔬菜产业。红绿融合
黄沙村是催生AG超玩会入口一座县城边缘的小村,过去因基础设施薄弱、蝶变点报道走大柘劳动力流失等因素成为省定贫困村,梅州自古传有“有女莫嫁黄沙塘,日报天旱莫水洗‘背囊’”的社蹲沙村老话。它同时也是广东省红色村,拥有梅平武工队旧址、姚平山烈士故居等丰富的红色资源。
参观梅平武工队旧址。
平远县大柘镇黄沙村的大柘革命历史陈列馆。
截至2019年底,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63人,其中有劳动能力户11户47人,无劳动能力户9户16人。2019年11月份,按照《广东省相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村退出机制实施方案》实施“双退工作”,截止到2019年12月经审定该村已退出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人口100%退出,贫困户达到“八有”标准实现100%脱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村主要采取了精准帮扶到户帮助贫困户就业;引进梅州可其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展电商蔬菜产业;入股平远县工业园区、平远县威大地有限公司等企业增加了贫困户收益;对口帮扶单位实施消费扶贫等方式。
驻村第一书记陈志江(右二)、村党支部书记何琼英(左一)与贫困户交流。
采访中,本报记者与驻村第一书记陈志江、村党支部书记何琼英深入交流,实地走访了姚士金等一批贫困户家庭,参观了村内的可其山电商蔬菜基地、大柘革命历史陈列馆、梅平武工队旧址等地,真正体会到黄沙在“红绿融合”的催化下实现村美民富的蜕变,“村民口袋富、村庄人气旺”的实景比比皆是。
本报特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该系列报道已在《梅州日报》、“掌上梅州”APP等平台推出,敬请广大读者垂注。
文字:本报记者 傅思林 曹优生
图片/视频:摄影记者 钟小丰
特约记者:朱双玲 朱维佳
编辑:丘琼
- ·今年我国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 ·五十年耕耘 与你相伴!梅州日报社举行读者座谈会,汇聚群智共话发展
- ·减负不减“质”!“双减”后首次期末考,梅州部分小学考试变“闯关”
- ·国家区域(华南)中医诊疗中心分中心在市中医医院挂牌成立
- ·锚定进口闯全天下!2025年特色瓜果进口企业交流与产销对于接会在茂名举行
- ·@梅州人,收下这份“赏花地图”!
- ·RCEP生效,为梅州企业带来利好:降低进口原料成本 提升商品竞争力
- ·虎虎虎!《壬寅年》特种邮票今日发行,快来收藏→
- ·首批运营合格证颁发 中国低空飞行开启“载人时代”
- ·梅州24家企业上榜2021年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名单
- ·出行请注意!春运期间梅州火车站列车时刻有变
- ·棒棒哒!梅州40名学生获中职国家奖学金
- ·缅怀!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08名民警因公牺牲
- ·扬孝道、办村校、爱邻里...来听听第五届“梅州市文明家庭”黎桂玉家庭的故事!
- ·棒棒哒!梅州40名学生获中职国家奖学金
- ·2021年梅州经济呈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08.01亿元比增5.5%
- ·36个交通名目投资1800亿元!云浮周全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 ·上个月梅州各县(市、区)水环境质量如何?新一期“梅指数”排名出炉啦
- ·扬孝道、办村校、爱邻里...来听听第五届“梅州市文明家庭”黎桂玉家庭的故事!
- ·梅州疾控特别提醒:外省来(返)梅,需测1次核酸+14天自我健康监测
- ·“西北西北中,发达到广东”——圣一农业走进广州五粒星科技食物
- ·梅州6家商会获评省“四好”
- ·顶呱呱!梅州17名同学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
- ·注意!梅州调整深圳来(返)梅人员健康管理要求
- ·公安部:严打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老妇幼卫生用品
- ·“青”心聚众力 情暖环卫工!团市委开展“青春情暖”春节慰问环卫工人活动